内容目录
最近有些许空闲,研究RSSHub的时候,在知乎上找一些高质量的RSS源,本身也喜欢看技术博客的我,对张鑫旭的博客深以为意,尤其是《从两次打卡开始谈时间管理》。
回顾我最近3年的工作情况,2024年个人的工作效率远不如之前,且呈逐年下降之势,和参与了更多的管理工作有关,但本质上是个人已经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低效团队的一员,意识到此问题让我如临深渊。
我的生命有限而事情无限,如何将有限的生命利用好,远比每天多挣百十元要更重要。跟爱人说“人到中年,生命和健康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”,这并不是要让自己“躺平”,而是在想清楚人生TOP3的基础上如何高效利用生命和健康达成最大收益。做好工作并承担好家庭责任最好的方式一定不是加班熬夜,我想大概率是提高生命效率。
张鑫旭有学习《高效时间管理》,并顿悟“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”说的不是做事的态度而是时间管理,就是不要在将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不重要的形式主义,细枝末节的事情上。
我在几年前对“时间管理”概念也比较认可和推崇,直到读到《精力管理》这本书,才意识到时间管理只是就时间而言,但当人精力不足昏昏欲睡之时,即使再怎么管理时间,也无济于事。本质上向上继续抽象,时间则是精力的其中一个要素,管理好精力其实就包括了对时间的管理。
统筹分配好个人每天的精力,无论是在工作、家庭、健身、阅读、睡眠的哪个方面,都是在促进精力管理的正循环,才是对精力最好的管理,才是对生命管理的较高境界。
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无论轻重,决不能浪费,需管理之。